首页 > 学科考试 > 数学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时间:2024-07-18 10:45:54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

在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1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2

第一章、测量

考前读一读

1、比较大小一定要化到知识点相同。

2、注意超载问题一定要比较大小。

3、解决问题认真审题,观察单位的变化。

一、长度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第二单元

一、质量单位

基础知识过关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考前读一读

①竖式格式(尺子)②进位1和退位③看准符号

④横式得数⑤注意验算,看标什么的一定验算

⑥估算时注意十位数要估算到个位、百位数要估算到十位。

复习内容:

两位数进位加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退位减法、中间含有的零的退位减法、中间和末尾同时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加减法的验算(逆运算法、十叉加乘验算法)、估算

基础知识过关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考前读一读

1、应用题中提及到将图形的一周用花边、篱笆、栏杆围的话,那么求花边的长、篱笆的长、栏杆的长等等都是求的图形的周长

2、如果题目中提及到了图形一面靠墙,问题是篱笆至少要用多少的时候,就要写出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图形的长靠墙,那么求的篱笆长就是一个长加上两个宽;其二是图形的宽靠墙,那么求的篱笆长就是一个宽加上两个长。

3、拼图形问题:上下拼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左右拼变成一个大长方形

基础知识过关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4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考前读一读

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横式中的余数、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应用题中余数和除数的单位要根据答话而确定。

4、解决问题至多至少一定要注意

基础知识过关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希望提供的数学三年级上期中考各单元知识点纲要,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3

含义:< ……此处隐藏4498个字……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8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

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4,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分数加减法:

①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1可以看作所有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例:把12个圆的3/4有()个圆;

分析:先找整体12;再找分母4,表示平均分成4份;求出12÷4=3,表示每一份有3个;最后找分子3,表示其中的3份,所以:3×3=9;所以把12个圆的3/4有9个圆。

小学数学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小学数学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9

四边形知识点:

【正方形】

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

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

【梯形】

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特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等腰梯形】

概念: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特点: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两腰等长。

周长:上底+下底+两腰长度

【菱形】

概念: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行是菱形。

特点:①四条边都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③一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一组对角

周长:两条不同的边长相加×2

【每个四边形都有哪些联系】

1、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

2、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正方形还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10

一、本章的两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关性质):

涉及概念:①第四比例项②比例中项③比的前项、后项,比的内项、外项④黄金分割等。

第二套:

注意:①定理中对应二字的含义;

②平行相似(比例线段)平行。

二、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线段2.对应周长3.对应面积。

三、相关作图

①作第四比例项;②作比例中项。

四、证(解)题规律、辅助线

1.等积变比例,比例找相似。

2.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间比。方法:将等式左右两边的比表示出来。

3.添加辅助平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4.对比例问题,常用处理方法是将一份看着k;对于等比问题,常用处理办法是设公比为k。

5.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采用将部分需要的图形(或基本图形)抽出来的办法处理。

五、 应用举例(略)

《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