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科考试 > 数学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时间:2024-07-18 10:45:44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 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 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 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 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 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2

1.1认识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ABC记作:△ABC。

2、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记作:AB、AC、BC。

1.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逆运用)三角形顶点到其内角的角平分线交对边的点连的一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是角的平分线:一个是线段,一个是射线.三角形角平分线有个有趣的性质:三角形ABC中角A的平分线为AD,则AB:AC=BD:CD.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为三角形的内心,且内心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1.3三角形的高

1.已知面积和底边长求高

回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A=1/2bh。

A=三角形的面积

b=三角形底边长

h=三角形底边的高

1.4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除以上的方法还有________.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全等三角形

1.5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6作三角形

1.画射线O′B′.

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点,交OB于C点;3.以O′为圆心,以O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C′.4.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D′.5.过D′作射线O′A′.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3

1、数的意义: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例:

290里面有( )个十;1500里面有( )个百。

这部分知识集中训练过,只有极个别孩子运用不够好,在练习时还会出错。

  2、数位顺序:

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3、读数、写数:

方法:从最高位读、写起。

读数:⑴、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0.

例:20xx、5008

⑵、末尾的0都不读。

例:6900

写数:⑴哪一位上有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

⑵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0起占位作用)。

4、数的组成:

明确数位和计数单位,比如一个三位数它含有3个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例:由4个千、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5、比较大小:

⑴比位数;

⑵位数相同比最高位;

⑶最高位也相同,就比最高位的下一位。

1239○1329 9999○10000 589○859 1010○1001

②排列顺序(要看准要求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

例: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95 956 278 359 1000 627 1256

6、数数:

例:

⑴、按规律写数:(先找规律再写数)

203. 205. 207. ( ). ( ). ( )

( ). 995. 990. ( ). ( )

⑵、写出899前(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⑶、与20xx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最大(小)的二、三、四位数分别是多少?

例:⑴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⑵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⑶ ……………

  8、比多少

多一些:多一点儿

少一些:少一点儿

多得多:多很多

少得多:少很多

  9、求近似数:

⑴看十位。

⑵当十位上是0.1.2.3.4时,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去掉。

当十位上是5.6.7.8.9时,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看成大约100(向百位进一)。

例:4103的近似数是4100;

……此处隐藏10043个字……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小学数学最大自然数是?

9不是最大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指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件数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体。

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5、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6、 A项B项

只会A C项只会B

即会A又会B

(1)求总人数:A + B - C

(2)求会A或会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或( A – C ) + ( B – C )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5

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 (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